1. 1 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和体质辨识 体质是指人在生、长、壮、老、已的生命过程中,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影响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、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各方面综合的、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,其生理状态反映在脏腑、经络、精、气、血、津、液、以及阴、阳的偏颇和机能活动的差异。体质在每个个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,但是每种体质的特征都是可以以类划分的。因此,把握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及群体的规律性,了解不同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发病的倾向性,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中医体质辨识仪体质辨识就是把人的“体质”作为认知对象,从不同个体的体质状态及体质分类的特性入手,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,制定个性化的防治原则,进行“因人制宜”的干预措施,弥补了西医体检在亚健康诊断和干预方面的不足。体质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辨识个体体质的状态即强弱胖瘦、年龄长幼、南北居处、奉养优劣等,以及辨识人群中的体质分类。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代表的中医体质学研究者,经过 40 年的研究,归纳、分析每个时代的医家对体质形成的认识、体质分型的划分、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,以及全国范围内 9 省市 21 948 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,提出 9 种体质的基本类型,分别是: A 型( 平和质) 、B 型( 气虚质) 、C 型( 阳虚质) 、D型( 阴虚质) 、E 型( 痰湿质) 、F 型( 湿热质) 、G 型( 血瘀质) 、H 型( 气郁质) 和 I 型( 特禀质) ,先后编制了中医体质量表成人版、老年版、儿童版及《中医体质分类 与 判 定》标 准,该标准作为行业标准于2009 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,现已得到全国各地广泛的推广应用。